导读
光伏技术,
华东光伏技术,
成本实现
3月24日,2021年华东光伏技术沙龙——“光伏技术趋势与最优度电成本实现”在江苏扬州会议现场顺利举办。活动中,来自晶澳科技、上海市太阳能学会、TÜV南德、中国电建华东勘测、阳光电源、中信博、中天科技、永光新能源、南通苏民等企业的代表与行业专家,分别围绕组件设计、电池效率、封装技术、支架跟踪、电站技术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,对光伏技术趋势与最优度电成本的实现展开了深入交流。
活动现场
晶澳科技董事、高级副总裁黄新明应邀出席活动并作开场致辞。黄新明指出,当前,随着世界多国碳中和时间点的设立,光伏行业迎来的发展机遇。为抓住发展机遇,推动行业发展,光伏行业需加强全产业链协同。在产品设计环节,企业要充分考虑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情况及终端客户的收益。晶澳以“客户端价值为重点、以最优LCOE为考量”作为组件设计出发点,选择与生产、安装、运输、系统等各个环节相配套的最优规格来设计组件产品,可以有效降低度电成本,以期为全球光伏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发电增益。
晶澳科技董事、高级副总裁 黄新明致辞
晶澳科技全球市场营销总经理、产品技术专家王梦松在会议上分享了题为《最优度电成本——光伏组件设计的重点考量》的报告。王梦松介绍了光伏组件设计的逻辑——如何实现最优度电成本(LCOE),系统性分析了组件功率(效率)的提升路径及最优LCOE的组件设计方向。
晶澳科技全球市场营销总经理 王梦松演讲
鉴于组件成本在系统初始投资中占比近一半,组件功率(效率)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系统BOS成本,且LCOE计算公式中的分母就是组件在全生命周期中贡献的发电量,因此,王梦松指出,降低组件自身成本、提升组件效率(功率)、提升组件发电量以及长期可靠性是降低度电成本的工作。关于组件技术是否具有客户价值、能否为全行业带来贡献、能否有效降低LCOE等问题的判定,应该从技术角度对组件成本、效率与功率以及发电性能的综合影响来进行整体评估,而不应只关注其中一个方面。
硅片尺寸增加是近两年光伏行业的重点话题,早期硅片尺寸变大主要是为了节省电池制造成本,而近几年增大硅片尺寸更多是为了提升组件功率来降低系统BOS成本,那么选择硅片尺寸的逻辑是什么呢?王梦松详细介绍了各种主流大尺寸硅片的产生逻辑,综合考虑组件生产、运输、安装、系统配套以及系统性能表现,指出182mm是目前产业链最适宜的硅片尺寸。在组件尺寸方面,182mm大尺寸组件已经接近系统瓶颈值,在组件效率相当的情况下,适当增加尺寸提高组件功率有利于降低BOS成本,但是当组件尺寸增加到相应限度时,BOS成本下降渐趋减少,而随之带来的机械载荷风险、运输安装困难、支架承受能力等限制因素使其实际效用大打折扣。因此,组件尺寸并不是越大越好,而应该通过对全产业链、整个光伏系统综合评估得出合理的尺寸,未来工作的重点需要聚焦在如何提升组件的效率上,而不是继续增加组件的尺寸。在组件电学参数方面,组件功率提升主要是增大电流或者增大电压,虽然低电压组件能够降低系统BOS成本,但其同时带来的更大电流会使组件工作温度升高,导致系统发电量下降,并对组件的二极管和接线盒带来更大的风险挑战。晶澳联合TÜV北德在银川实施的实证电站数据显示,在2月到3月期间,182组件相比于超大电流组件,平均工作温度低1.7℃左右,最高温度差异达到5℃左右,同时单瓦发电量高出1.7%左右,随着后续环境温度的进一步提升,可以预期182组件的发电性能优势会更加明显。因此,在组件设计过程中,需要全面地评估电压和电流关系,得出适合电站系统的合理电学参数,而不能一味追求通过更低电压来降低系统BOS成本。
活动现场
最后,王梦松指出,晶澳182组件DeepBlue 3.0的设计出发点是“合理的尺寸与重量、合理的电参、以客户端价值为重点、以最优LCOE为考量”。基于182mm硅片尺寸的晶澳DeepBlue 3.0产品综合了最优性价比的电池技术、合理的组件和硅片尺寸、合理的电参配置,具有优异的发电表现和高可靠性等综合优势,诠释了围绕最优度电成本的组件设计逻辑,是未来1-2年内实现平价上网的优秀组件解决方案。